欢迎来到爱必学!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552901487

爱必学 > 新闻资讯 > 兴趣爱好 >  儿童学声乐需要练习的共鸣技巧

儿童学声乐需要练习的共鸣技巧

来源:爱必学

2021-07-23 16:40:05|已浏览:152次

共鸣包括:头腔共鸣、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口腔共鸣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第一个共鸣区域,它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基础。在少儿时期的声乐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共鸣技巧,共鸣技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一个专业歌手的演唱水平。

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结合幼儿的特点,为学生制定合适的共鸣技能训练:

1.找到头腔共鸣点

专家说:“孩子在没有经过良好的训练之前,是绝对不允许大声唱歌的,否则优美的音质就会消失。”头声是头腔的共鸣,唱高音的时候要有好的头腔共鸣,不然学生得不到优美清脆的高音。为了得到好的头部声音,孩子必须从弱声音的哼唱训练入手,因为哼唱可以帮助学生慢慢找到共鸣点,从而发现声音的不足并加以纠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哼“eng”使软腭后部的垂直部分振动,导致鼻咽腔通道的打开,同时放松下颌,让学生在呼吸的配合下获得更好的头部声音。

2.找到胸部共鸣点

胸腔共鸣常用于中低音。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适当放松喉咙肌肉,放低喉咙,也就是让学生想象“有一口水想说话”的感觉。学生会试一试,好奇地想一想,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喉咙放松的感觉。这样可以扩大喉部共鸣腔的空间,使其与胸部共鸣器紧密相连,还要注意声音的位置。

3.寻找口腔共鸣技巧

口腔共鸣需要孩子打开皮瓣,让器官长得更长更大。学生可以先用“吞饺子”的方法打开喉咙和嘴巴之间的空间,然后找到共鸣。嘴巴的共鸣应该是“放松和提到”,也就是“放松大舌头和提到小舌头”。放松舌根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让学生伸出舌头,左右摇头,就能感受到舌头的紧张感。小舌头应该注意使用面部表情来帮助抬起它。通过解决舌头和小舌头的问题,可以轻松掌握口腔共鸣的技巧。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练习,不仅能把胸腔共鸣打开,而且能找到胸口发声的感觉,为将来唱歌又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如需了解最新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