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爱必学!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552901487

爱必学 > 新闻资讯 > 兴趣爱好 >  学音乐的孩子和不学音乐的孩子究竟有多大的差别?

学音乐的孩子和不学音乐的孩子究竟有多大的差别?

来源:爱必学

2021-07-23 16:40:12|已浏览:96次

美国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大学教育研究所曾经联合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发现,那些连续学习和演奏乐器5年以上的孩子,比那些从没接触过任何乐器的孩子,在认知水平方面有明显的区别,他们尤其在听觉辨别、手指灵巧、词汇和非语言推理能力方面的水平普遍比较高。

学习乐器促进幼儿智力成长,这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1、声音刺激了听觉器官

如同胎儿的智力在与外界声音的接触得以发展一样,年幼孩子的听觉器官长期与不同音符频繁接触,接受高低音频带来的听觉刺激,促进了智力的发育,提高了孩子的听觉能力对声音的敏感程度。莫扎特3岁便开始学钢琴,到7岁环欧洲演出时已经识别出升A调或降E调,对声音极其敏感。

2、手指高强度协调运动

手指作用于乐器,在高低音不同的键与键、弦与弦、鼓与鼓等之间高强度协调运动,手指结合声音训练了屈曲、推拨、弹触等切换,长期下来能提高手指的灵活度以及协调性,最终有利于孩子智力的成长。

3、乐谱录入与输出的快速转换

乐器演奏必定有乐谱,孩子们需要一边看乐谱,一边耳、眼、口、手地协调,帮助乐谱在大脑的录入和输出间快速转换,同时作用于左脑的语言功能和右脑的形象功能,最大程度地训练了大脑的反应能力和灵敏度。有不少乐理专家说,孩子学习乐器宜迟不宜早,为啥?首先,很多乐器是需要手指力量的,年幼的孩子手指骨骼发育未全,过早学习可能会损伤骨骼;另外,学习乐器需要较强的专注能力,也不利于太年幼的孩子学习。

文末福利,可以在对话联系老师,领取乐器试听课哦!!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如需了解最新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