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爱必学!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552901487

爱必学 > 新闻资讯 > 留学培训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来源:admin

2024-05-10 10:40:56|已浏览:98次

过往30余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马志德(Ghorbani, Majid)和三个地方结缘,其人生轨迹也在三地之间辗转。10岁时从电视上看到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车辆,他立志长大后要供职联合国。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把他带到北京,在长安街上的“二八大杠”车流前,他爱上了这片神秘的东方土地。19岁时,他放弃接手家族生意到中国读书、工作,此后短暂回加拿大深造,在42岁时又回到中国任教。从求学中国,到供职驻华国际组织,再到走上学术研究之路,他见证了中国过往30余年的飞速改变及对全球事务日渐频繁的参与,同时也见证了创新创业如何助力这个国家的发展。

01

爱上“车轮上”的中国

1978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中国的大江南北时,在亚洲西部的伊朗高原上,一场改变伊朗历史进程的革命正轰轰烈烈地进行。

“革命之前我和哥哥常看西方的电视剧,好莱坞的影片,革命之后一切都变了。”1978年的革命切断了伊朗和美国的关系,开启了伊朗和中国建交的新篇章。中国物品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伊朗首都德黑兰,李小龙等影视明星的形象开始出现在伊朗家家户户的电视荧屏上,成为不少孩子的偶像。

恰逢此时,马志德的哥哥在高中毕业后申请到一份政府奖学金,可以自由选择到任何一个国家读书。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并于1983年开启首次亚洲行。

五年后,马志德来中国探亲。在宽阔的长安街上,他的眼前出现了一个神奇的新世界:骑着“二八大杠”的人们擦臂磨肩,密密麻麻,从远处看蔚为壮观;此起彼伏的铃声叮叮当当,催动着人流奔涌向前,驶向望不到尽头的远方。

马志德和哥哥

他迫不及待地买来一辆自行车,一头扎进人海开始“遨游”。那时,北京街头的异域面孔还不多。所到之处,人们热情地跟他打招呼;有人怕他看不见,便特意走近举起手在他眼前挥舞。人们脸上挂着相同的笑容,质朴得犹如他们身上黑白两色的着装。

质朴是一种力量,这力量让马志德和这片土地产生了割舍不掉的连接。回到伊朗后,他便一直期待着再次来华。这一愿望在1991年成真,且这一次,他计划在中国长久待下去。

因为这次,他要来逃避“被安排的人生”。

马志德的叔叔经营着家族生意。在家里的众多孩子中,马志德最受长辈青睐。他十几岁就开始靠自己的能力挣钱,对商业的敏感度远超其他孩子,成为被寄予厚望的家族生意的首选接班人。但在马志德眼中,接手家族生意,就意味着“陷入家族力量的拉扯中,放弃自己的梦想”。

他的梦想在远处。

成长历程中,他见证了战争和革命,经常从电视上看到出没于街头的联合国维和部队,从小便向往为联合国工作。至于这一梦想如何实现,当时的他毫无概念。他只是笃定地认为,哥哥所在的那个遥远而神秘的中国,会为他的人生打开另一番天地。

到中国来的想法,遭到家人的极力反对。得知父亲拒绝为其赴华提供资金支持,马志德便自己打工攒钱,一坚持就是两年。父亲看他去意已决,最终同意放行。但当时,外国人来中国的旅游签证只有4周有效期。为了能长久留在这里,马志德托哥哥帮自己申请到了北京语言大学的中文项目。拿到学生签证后,他于1991年进入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语言项目学完后,他又于1992年入读北京大学,并于1996年拿到国际政治专业的本科学位。

马志德(左一),1994年在北大欢度圣诞节

早在伊朗读高中时,马志德就对科技产生了浓厚兴趣。彼时伊朗的高中生可以选修艺术、医学、科学等学科,他自然选择了科学。在此期间,他探究了很多科学现象和问题,也发现了自己在科技方面的天赋。

这一天赋在他于北大读书期间找到施展之地。北大靠近中关村,这里是中国创新创业的前沿阵地。20世纪80年代中,中科院、北大、清华等高校的一批有识之士走出象牙塔,在这片土地上开始创业。

马志德经常到那里观摩学习并很快找到一门“营生”。当时,联合国驻华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安装电脑并接入互联网,但中关村的技术专家不懂英语,无法给予指导。凭借对科技的热爱和在中关村观摩获得的灵感,马志德自己动手组装电脑,并帮助联合国工业组织接入了互联网。

2018年马志德在中关村演讲

凭借这一经验和语言优势,从北大毕业后,马志德顺利于1997―1999年入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处,担任项目主任;在1999―2000年,他还担任世界粮食计划署(WFP)驻华代表处的项目管理及联络官。

1998年,中国中部地区发生洪灾,马志德奔赴一线。彼时,联合国系统的筹款还用传统方式,即主要由相关领导人“口头呼吁”众人捐款。作为顾问,马志德率先通过制作PPT、拍摄视频的方式,生动展示并实时更新所需的募资金额,大大提升了募资效率。救灾工作结束后,他继续留在灾区,帮助并指导工作人员安装和使用电脑,通过互联网及率先警告系统进行洪水探测。

就是这早期犹如星星之火般的创新之举,日后在中国点亮了更大的创新创业火炬。见证了这一过程的马志德,感受到创新之于发展的重大意义。

02

创新靠何驱动

这些经历为马志德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是其将研究焦点置于企业创新创业战略,政府、政策和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创业影响等话题上的重要原因。他的研究并不追逐一时流行的热门话题,而是始终沿着自己的兴趣进行,而他的兴趣则始终围绕“什么会影响创新”和创新创业者群体。

一个社会的创新需要政策的引导,但政策如何落实,以对人们的行动产生影响,则是一大难题,也是马志德的一大研究兴趣。

早在十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开始关注人们使用一次性餐具的行为。究竟什么因素会影响人们的选择?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到很多家饭店做实验,把一次性餐具和常规餐具分别放在店中,然后观察顾客的选择,并分别对选择一次性餐具的顾客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其行为的动机。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那些经常看电视、能够了解环保信息的顾客,一般不会使用一次性餐具;而那些对环保没有太多意识的人则会这样做。此后,使用相同的方法,他又对其他因素进行了认定和排除,并得出结论:要想让政策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政府要先通过有效的方式让人们接触并了解政策。

除了政策外,人们的选择和行为还会受到其他多重因素的影响,而马志德一直想要明白,政治、经济因素在其中有多大的分量。

早在联合国工作期间,他就开始关注企业行为和决策。他一直认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联合国系统一直在做“善事”,但后来却发现,每一个项目的推进,每向前走一步,都会面临来自企业的阻力。

“我本来以为,有阻力产生,是因为企业的经济利益没有被满足。但后来发现,问题没有那么简单。”马志德好奇,为什么有些企业会阻碍某项“目标向善”的项目的开展,除了经济利益外,背后还有什么其他原因?更进一步讲,为什么有些人在一种文化下会支持某项项目的开展,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态度则截然不同。

马志德在课堂上

在读博期间,这个问题继续在他的脑海中萦绕,更多类似的问题也开始走进他的视线。

“举例来说,此前有些美国议员曾经提议,要禁止18岁以下的孩子接触社交媒体。这一议题肯定不是单纯为了保护青少年,一定还有其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作为一个行走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研究者,他对不同文化中的创业群体同样很感兴趣,尤其关注“边缘创业群体”。他想要回答两个问题:不同社会如何看待“边缘创业群体”?这些看法会产生什么影响?

中国的女性创业者成为他的研究对象。在大量的研究和访谈后,他发现,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人们对女性创业者的看法存在偏颇,不认可女性的创业行为;但在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社会对女性创业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而且,越是让女性在职场中发挥她们的作用,越是给予她们机会,她们的表现就会越好。

“如果不让她们去做,永远意识不到她们可以做;越是放手让她们做,越能发现她们其实是可以做的,而且往往做得更好。”马志德发现,和其他国家相比,白手起家成为亿万富翁的中国女性数量是最多的。她认为,需要让女性更好地融入其他的创业者,在这样的环境下,女性才能够被更好地看到,更好地发挥潜力。

03

不忘来处,方知前途

在很长一段时间,马志德一直在思考,“师者”两字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从放弃接手家族企业,到实现为联合国工作的夙愿,再到走上学术研究和教学之路,马志德对自己过往的选择感到满足,也很享受当下的工作。他在中国和加拿大获得“最佳教学”“教学标兵”等教学奖励,所教授的战略管理、创新创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案例与定性研究方法等课程在学生间广受欢迎。

“但刚开始教学时,我的状态并不是这样的。”马志德回忆,教学生涯的开始阶段,他急切想要得到所有学生的认可和欢迎,但结果却适得其反。由于“目标性太强”,不仅自己没有从教学中感受到乐趣,学生也觉得上课枯燥无味,这让他深感挫败。

经过深刻的自我剖析后,他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把每堂课当成一场别致的体验。为了激发大家的兴趣,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最新时事、文化现象和案例展开讨论。

“要深入研究学生,知道他们的兴趣和爱好,知道他们在关注什么,才能和他们产生连接。”这种连接让他得到学生的认可,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期间,他以全票当选最佳教授,也是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外籍教授。

课堂之外,他还很注重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有一些人是来学习知识的,有一些人可能是为了拿到学位;但不管来读书是出于何种目的,获得批判性思维都有百益而无一害。”在其教学生涯中,他始终重视教授学生研究方法。在他看来,传授给学生现成的理论很重要,而教会他们如何做研究更加重要。

“让人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很容易,但让人们做到却是另一回事。”为了保证学生真正掌握研究技能,他指导学生用定量、定性的方法进行研究,亲自指导学生写论文,并帮助他们发表。

在他看来,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并非易事,需要进行有意训练。“而训练的最简单的办法是,如果你要回答一个问题,那么,在回答之前,请再问自己三个问题。弄明白自己为何会产生某个问题,比回答这个问题更重要。”

正如学术研究要追根溯源,马志德过往30余年的人生选择,也一直在追随初心。

早在加拿大读博期间,他就听说了中欧。“当时读到很多很厉害的论文,一看作者署名,后面都写着‘CEIBS’。”经过一番研究,他才知道“CEIBS”就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自此,他对中欧产生了浓厚兴趣。中欧教授卓越的学术研究能力,中欧和中国企业界的紧密联系,让他燃起到中欧工作的想法。无独有偶,马志德的博士导师也曾在中欧做过访问学者,这更让他坚定了有朝一日一定要供职中欧的信念。

如今终于来到中欧,他像是几经辗转回到心向往之的老地方。展望未来的中欧岁月,马志德有很多事想做。他希望能和中欧其他教授合作,继续推进自己的研究,尤其要深入研究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另外,作为中欧eLab创业实验室学术主任,他希望能带领eLab创业实验室,在创业实践上给予学员更多赋能。

同时,他也想要更加深入地再次了解中国。

从加拿大博士毕业后,他和妻子在2009年回到中国。经历了30余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改变让世界惊叹。回来之前,两人一度担忧,故地重返,已然发生巨大改变的中国是否仍旧是他们最初爱上的地方。他们带着儿女重游相识相知的故地,果真人是物非。“变化真的很大,但绝大多数改变是好的,是必要的,改变后是另一番美。”他感叹。

马志德和一双儿女

但也有些变化让他担忧。

“我发现,很多人更健忘了,记忆越来越短,三四年前发生的事儿,现在说起来,都已经记不起了。”在他看来,快速的发展也容易让人们快速地遗忘从前,这是很大的遗憾。“所以,我在写每篇论文时,都会有回溯历史的部分。只有记得过去,才能更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也才能更好地看清去处。”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如需了解最新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