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爱必学!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552901487

爱必学 > 新闻资讯 > 兴趣爱好 >  声乐演唱技巧是合唱演唱的基础

声乐演唱技巧是合唱演唱的基础

来源:爱必学

2021-11-01 17:18:02|已浏览:114次

一、音色展现合唱魅力

童声合唱要求各个声部除了音准、节奏准确,更重要的是音色完美统一。要把声音训练的好,就要把教师能做的,转化成学生能做的。对于指导合唱训练而言,如何得到清澈纯净、空灵柔和的声音,保持自然纯真的音色。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

1. 半声音色

这种音色的训练主要针对柔和的合唱开展,具体来讲:首先,在练习渐强的哼唱的同时,仔细体会气息对哼鸣的支点感觉,同时要严格保证大声时的不变和位置的准确,注意气息控制的均匀和声音之间的关系。其次,渐弱是音量的逐渐减小,在练习时,注意那只是音量的渐弱,对于发声动作须严格保持不变,从而保证声音共鸣位置的准确与气息支持作用的稳定。再次,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音量可以从中强至中弱进行。

让学生欣赏体会并感受“小宝宝要睡觉妈妈轻哼哄睡”的情境想象,要求学生针对情境想象使用半声演唱。并且截取歌曲的基本元素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加入了“睡吧睡吧”的和声,这种用低声部“固定音型反复”的形式进行合唱教学的导入,使整个合唱团用不同的声部旋律,统一的半声发声音色进行演唱,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多声部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既降低了合唱的难度,又丰富了歌曲的演唱效果。

2. 头声音色训练

童声的声音基本靠近抒情女高音的声音,以头声为主,要求位置高、通、穿透力强。在训练头声过程中,以“ U ”元音进行高音模仿训练,找空灵的空间共鸣感,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在山头轻声呼喊,再加上气息的支撑。这样能较好地让学生找准发声位置和状态,轻松地达到头声的发挥。

3. 直声音声训练

直声训练在童声合唱中起着非常大的音色表现作用。在合唱中,旋律会有起伏变化,这时合唱队员要注意歌唱状态要保持稳定,尽量减少受人为和外界影响而波动。遇到音程跳度较大时,要直上直下,减少滑音。

4. 合唱中的音响平衡

在合唱中,要注意保持各声部及各肢体要素之间的平衡,更要正确把握音响幅度、伸缩度以及合唱中和弦的均衡关系。合唱中的层次布局要保证旋律音调的层次布局;在做好和声的力度层次上进行合唱音势变化的层次。

二、力度展现合唱魅力

对于其他课程而言,合唱教学所需强度较大,因为其包括了发声练习、呼吸技巧培训以及节奏的把握都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练习当中,才可以为后续演唱提供良好的基础。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合唱效果的优劣。力度训练在指导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方法:

1. 渐强

当学生在演唱节奏较快、音节渐强的歌曲时,会因为对音准的把握而出现偏高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演唱排练期间,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引导其不要用过强的音量去进行演唱,需要用气息作为支撑,然后加强对音准的把握,进而循序渐进的加大音量以及演唱幅度。

2. 演唱技巧

学生对于演唱技巧掌握并不完善,仍然会存在些许问题需要注意并改正,针对一些演唱节奏缓慢,弱音较强的歌曲,学生很可能会出现音量控制不当,进而音准偏低。在这要求学生在进行弱音演唱期间,要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部投入到歌曲当中,保证咽部肌肉紧绷,要使声音保持一个弹性状态,避免因肌肉过于放松而引发演唱技巧应用不当问题。

3. 由弱到强再到弱

这种力度的控制,基本表现在乐曲的长音处理上,要求合唱队员在力度上的控制达到一定的水准。

三、速度展现合唱魅力

合唱的速度要形成快慢节奏的完美融合,基本基本表现特点:

(1)音乐速度较快,演唱情感易发生变化。因此在两段歌曲演唱旋律相同,但其所表达的情感需求是不同的时候,可借助改变演唱速度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2)当音乐演唱速度过快时,所表达的情感属于层层递进;当音乐速度减缓时,要给予听众一个沉稳、平静的感受;到歌曲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结束的轻缓稳定感。

(3)音乐演唱节奏加快,学生要将其情绪表达的方式进行转变,使得整首歌曲在意境上能够给予听众美感的享受,并通过速度的转换来加深听众对歌曲的注意力,进而达到最佳表现效果。

(4)学生在进行演唱训练时,要依据歌曲的内容与节奏进行改正自己演唱技巧的运用。训练期间要让每个学生熟练掌握自己所负责的部分,声部的特点以及演唱速度、演唱时间的把握情况,将合唱效果呈现得更加完美。

相关阅读:

声乐演唱与合唱演唱的相互融合

文末福利!!!如果您的孩子想要学习声乐、钢琴、美术等艺术课程,那么不妨联系一下我们美行思远少儿艺术在线老师,领取一下免费试听课哦!!


让孩子们的成长与世界同步 400-6688-773
商务合作:pub@mxsy.cn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如需了解最新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