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爱必学!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552901487

爱必学 > 新闻资讯 > 兴趣爱好 >  合唱的标准以及教会我们哪些能力?

合唱的标准以及教会我们哪些能力?

来源:爱必学

2021-11-01 17:18:02|已浏览:137次

合唱是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以下四个关键词在合唱中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声音:确定统一的声音观念

合唱最基本的要求是声音和谐,这建立在所有人对于声音观念有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确立统一的声音观念、寻找到适合自己团队的声音基本模式,也就成为一个合唱团基本训练的首要目标。陈祥文指出,每个合唱团要明确各个阶段需要怎样的声音,大家再向这个声音上靠。其中,人与人之间声音的统一是横向的统一;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的统一是纵向的统一。在每次训练中都对团员提出声音的统一要求,团员会形成基本认识,如果只提一两次,很难形成固有的观念。

气息:“一头一尾”气息均衡

气息统一是合唱团声音统一之外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团员演唱乐句时气短气长不统一势必会影响演唱的统一。陈祥文在实践中发现,合唱气息的均衡关键在于起声与收声这“一头一尾”之间。起声时气吸进来是饱满的,到收声时气息已经用了七八成,如何在起声时控制饱满的气息,在收声时气不足的情况下保证支撑,是合唱均衡气息的训练难点。这要求在平时训练时,对气息使用有统一的要求,比如一个长乐句,每个人都规定均匀唱多少拍,要经常运用长乐句进行气息支撑与均衡的训练。

咬字:归位,注重韵母,混合韵

咬字吐字是中国人唱好合唱难度大于外国人的重要原因。陈祥文发现尤其是大部分中老年合唱团中,咬字、吐字成为难题,大部分团员因为口音问题,导致咬字吐字不易解决。有的合唱团练声曲唱得很好,一到作品就出现问题,关键就在于咬字上。由于中国汉字的咬字方位不一样,有的靠前,有的靠后,有的字宽,有的字窄,造成了很多字的声音不同。陈祥文总结了三条经验:首先是归位演唱,即把不同的字归位到最适合歌唱的位置去咬,“前面的字往后咬,后面的字往前咬,宽的字往窄咬,窄的字往宽咬。”第二是注意字头和字尾,他指出,人说话时注重的是声母,演唱时注重的是韵母。韵母能不能唱好,是歌唱能不能唱好的关键。演唱时声母要短,韵母要长,韵母始终保持在同一歌唱状态中。比如“前”字的声母“q”要唱得极短,然后迅速将声音保持在最后一个韵母“an”上。第三是马革顺先生提出来的“混合韵”,即如果在一个不间断的乐句中遇到归韵的问题,为保持乐句连续性和音乐完整性,可以不归韵。演唱时有的字归韵,有的字可以不归韵,称为混合韵。

音准:调性基础性练习音阶

音准几乎是所有合唱团面临的关键问题,陈祥文指出,大家都知道音准的重要性,但愿意花时间练习以及会不会练习成为合唱团唱得准不准的两个主要原因。音准最重要的环节是音阶的练习,有的合唱团从来不唱音阶,每个音阶之间的关系都不清楚。陈祥文说,他们曾做过一个试验,让合唱团在无伴奏情况下唱同一个音阶,三遍下来很多合唱团已经不在原来的调上了。他建议把握音阶准确性的同时要把握调性感觉,即音准的训练首先要关注音阶准确性,同时灌输给团队调性观念。在解决了音阶的横向问题之后,再进行音程与和弦的训练,两个声部以上的结合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能在有其他声部干扰情况下唱好,是基础层次;能在有干扰情况下不仅唱好还能让其他声部对自己进行支撑,则是更高层次。音阶、音程之后是和声训练,分解和弦的练习可以建立立体、纵向的声音观念;一个和弦连接另一个和弦的练习可以在脑子里建立相应的印象。

文末福利!!!如果您的孩子想要学习声乐、钢琴、美术等艺术课程,那么不妨联系一下我们美行思远少儿艺术在线老师,领取一下免费试听课哦!!


让孩子们的成长与世界同步 400-6688-773
商务合作:pub@mxsy.cn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如需了解最新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 相关阅读